五八策略
你知道吗?
重庆产业工人悄悄开挂了——
论文“写”在机床旁
学分存在“银行”里
劳模当起导师团
……
建平台、探路径
破瓶颈、提质效
重庆市总工会通过多种方式打造
产业工人技能学历双提升新模式
让工人跑出成长加速度!
搭建产教融合联盟新平台
全国首个
“工字号”电力行业产教融合联盟平台
诞生!五八策略
01
建强组织体系
重庆、四川电力行业相关院校、电力企业、科研机构、协会(学会)等18家单位组成行业产教融合联盟。
02
完善运行机制
建立轮值主席制度,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设立秘书处,推进联盟实体化运行。
03
培养更多工匠人才
推动校企联动开展技能比武、“五小”创新、集智攻关、模范塑造等主题活动28场次、5.1万名职工参与。
构建校企双向对接新路径
论文能解生产难题
学分能换真文凭
01
“企业导师+学校教师”
互派互学1100人次,大力开展“送教上门”。产业工人与学校专任教师结对教学500余对,通过“直播授课+在线答疑+线下辅导”的方式,丰富教学场景。
02
“毕业论文课题+现场技改项目”
引导产业工人围绕企业生产“卡脖子”难题确定论文题目,326篇论文“写在了岗位上”。
03
“学分银行”“证书融通”“学分转换”
将产业工人参加企业内训、劳动竞赛等取得的成果积分转化为学历教育学分,畅通学习、就业、薪资与职业发展路径。
聚合资源推进育才体系建设
由重庆市总工会牵头,协同教育、人社等部门共同推进“以企业为主体、院校为基础,政府推动、社会支持、工会参与”的产业工人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。
01
“十百千万”工程启动
建立10个行业产教融合联盟、100所高校和相关机构联动、1000家大中小型企业和工会组织参与、1万名产业工人提升学历、10万名产业工人提升技能。目前已向燃气地质、智能制造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10个行业复制拓展。
02
推进数智深度融合
目前已建成重庆电力系统专业标准化课程40余门、微课3850节、试题51613条,丰富平台内容。
成绩单超“靓”
工人技能有提升
企业创新有成效
“工会搭台、校企唱戏、职工受益”
构建产教融合新模式
培训重庆、四川、江苏、广东、新疆等18个省(区、市)企业职工2万余人次,9400余人拿证。依托“渝工娘家人”等数字平台,助力652名职工、1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升学历。160名学员被联盟企业录用,应届就业率达94%以上。
“教育链—产业链—人才链—创新链”
丰富赋能技能培养和企业发展新机制
持续开发完善“云端”课程体系。工会组织劳模工匠参与编写的电力行业教学资源库已突破26万人次使用。助力企业开展创新攻关1269项,获得专利505项,创新成果转化348项。《论文写在岗位上——助力“求学圆梦行动”》微视频在全国总工会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微视频展播活动中获一等奖。
建立“工匠型”师资队伍
服务产业工人技能成长
引导稀缺工种培训资源参与编写实操案例,试点线上直播教学20余场次。通过“名师高徒”计划,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、又懂教学的劳模工匠师资队伍。深化“三个精神”培育,培养各层级劳模工匠等先进典型50余人。
技能+学历双Buff
重庆市总工会这波操作让
工人有奔头
工厂有劲头
重庆制造有看头
这样的“娘家人”,你想不想要?
(文字整理:尹文卓)五八策略
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